中文 (简体)

青年女子头像

ca. 1665–67
On view at The Met Fifth Avenue in Gallery 614
在十七世纪,这样的画被称为“tronies”(意为“容貌”),观者欣赏其中不同寻常的服饰、有魅力的面容、个性的显露和艺术家的技巧。虽然画家一定使用了模特,但他的目标不是肖像画,而是试图表达人物的性格和表情。荷兰的这种绘画如同欧洲其他地方的同类绘画一样,常表现出一些艺术效果,比如光线落在精美的衣物、柔软的皮肤或珍珠耳环上。这可能是1696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描述的三件维米尔作品之一,当时的描述说它是“一件着古衣的‘面部’[tronie]肖像,非同寻常地巧妙。”

Artwork Details

Object Information
  • 标题: 青年女子头像
  • 艺术家: 约翰内斯·维米尔,荷兰,1632–1675年
  • 创作日期: 约1665–67年
  • 材料: 布面油画
  • 尺寸: 171⁄2 x 153⁄4 英寸(44.5 x 40厘米)
  • 来源信息: 查尔斯·赖茨曼夫妇捐赠,以纪念小西奥多·卢梭,1979年
  • 藏品编号: 1979.396.1
  • Curatorial Department: European Paintings

Audio

仅适用于: English
Cover Image for 5041. 青年女子头像

5041. 青年女子头像

0:00
0:00

讲解员:这幅油画是约翰尼斯•维米尔 (Johannes Vermeer) 的作品。

沃尔特·利特克 (WALTER LIEDTKE):想象一下,当您身处在一个 17 世纪的房间里,微弱的光线从窗外透射进来,甚或至是在烛光下,这幅作品会呈现出怎样的立体感。画框甚至可能就代表了一扇窗户,画中人物则在窗户的另一边。

画中是一位年轻的女子,想必确有其人。模特的个性十分鲜明 — 与维米尔 (Vermeer) 同时期的另一幅颇为相似的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相比,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画并非肖像画。这一系列作品中的人物,无论老少美丑,都有着令人捉摸不透的神情。所以这是一幅想象画,意在引起收藏家的注意。

讲解员:从这名女子的装束来看,她可能来自异国,也许是中东,其扮相符合当代荷兰参观者的喜好。她的脸庞在黑暗、柔和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明亮,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美。

沃尔特·利特克 (WALTER LIEDTKE):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这张脸非常奇怪,那表情几乎就是为您而摆出的。尽管她的眼睛看向一旁,但那微笑显然是对我们发出的。我想这就是此类画作的一个特征 — 不仅形态上引人注意,而且还会让人不由得思考这可能是哪种类型的人物。

More Artwork

Research Resources

The Met provides unparalleled resources for research and welcomes a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f students and scholars. The Met's Open Access API is where creators and researchers can connect to the The Met collection. Open Access data and public domain images are available for unrestricted commercial and noncommercial use without permission or fee.

To request images under copyright and other restrictions, please use this Image Request form.

Feedback

We continue to research and examin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for objects in The Met collection. If you have comments or questions about this object record, please contact us using the form below. The Museum looks forward to receiving your comments.

Send feedback